查看原文
其他

程翔:好课没有标准,但有特征!

成长学院 河南教师 2022-12-05

很多老师在初登讲台时

总满足于在课堂上自我展示

但收效甚微

该怎么改变呢?


河南教师成长学院导师

程翔指出

在更多的时候

教师应当把自己隐藏起来

把学生推向前台


那么究竟怎么做

“有灵魂”的教育?

怎么成为“有灵魂”的教育人?

听一听程翔导师的答案——


程翔

2019河南教师成长学院初中语文班导师,北京一零一中学语文特级教师,正高级教师,全国优秀教师,国家“万人计划”教学名师,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,出版专著10余部。


程翔:做有灵魂的教育


教育是有灵魂的。用一句非常形象的话来说,就是培育学生心中的太阳。老师要用自己心中的阳光照亮他们的内心。这就要求教师内心首先要阳光。


教育的灵魂,具体说,第一,有三个“不可怕”:考试成绩落后不可怕,只要认真学习就行;家庭贫寒不可怕,要有志气;长相丑陋不可怕,但要有一技之长。这就是我经常给我的学生讲的三个“不可怕”。



教育还有三个“可怕”:心灵扭曲了是可怕的,精神麻木了是可怕的,灵魂堕落了是可怕的!


教育还有三个“不迷信”:不迷信老师,不迷信课本,不迷信权威。我们要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,让他真正成为一个大写的人。单靠读教材是长不大的,教材是有局限的。一个老师处心积虑地来树立自己的威信的话,是不合格的。


教育有三个“不能超越”:学生的生命健康是不能超越的;学生的人格尊严是不能超越的;学生在智力发展上的个性差异是不能超越的。教师的天职是让学生幸福、快乐。一个好的老师就在于他不断地去强化学生的自信心,一个糟糕的老师,就在于他不断地在毁灭学生的自信心。



于漪老师讲过:“教师,一个肩膀担负着学生的今天,一个肩膀担负着祖国的明天,今天的教育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。”我想每一个站在讲台上的老师,都应该时时刻刻牢记,教育是有灵魂的!无论你是教哪一个学科的老师,其实都是选择了一个不同的路径,最终的目的是要引领学生达到山之巅峰!


在程翔导师设计的教学氛围下

学生都能做到自觉地安排自己的学习

当学生离开老师的时候

也能够自主学习


程翔导师表示

一个好的老师

一定能不断地让学生的独立性越来越强

如果我们不管什么事情都是手把手

学生有一天离开老师了就不知所措了

这就不是一个好老师


那么程翔导师心中的好课

是什么样的呢?

快来看看——


好课没有标准,但有特征


评价好课的特征,有很多角度,但新授课与复习课不同,常态课与非常态课不同,差异是明显的。所以,很难笼统地说出好课的特征。下面,我想重点说说常态课中新授课的好课标准。


第一,有明确的课堂目标


任何一堂课,都是整个教学链条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,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,所以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。教师要想方设法组织学生朝着目标前进,在前进的过程中,尽管会有曲折,但最终还是要达成目标。教学行为之所以是可控的,就在于它受制于课堂目标。教师教的行为、学生学的行为,都必须在课堂目标的控制之下,使得课堂行为可以测量、评价。目标是课堂教学有效的前提,很难想象没有目标的语文课会是有效的。在课堂进行过程中,当学生旁逸斜出时,教师要及时回拨,使其不偏离目标。


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中有这样一个情节:鲁迅崇拜寿镜吾先生博学,就想请他解释一下东方朔所说的“怪哉”一事,没想到他很不高兴,还面有怒色。先生是宿儒,不至于不知道,只是不想说,后来给了鲁迅很多书。


鲁迅当时的脑袋瓜旁逸斜出了,正是由于寿镜吾先生的及时回拨,才确保了课堂目标的实现,这样的课堂是有效的。




第二,目标制订恰当,合乎学生实际


语文课姓“语”,是不能包罗万象的。教师不要被课文内容牵着鼻子走,而要善于提取课文中的语文因素,培养语文学科素养。因为语文课要解决语文问题,而不是非语文问题。当然,语文和非语文的界限有时候不容易区分,这就需要教师拥有一双语文的“慧眼”。这里有一个理论问题必须解决,即什么是“课文”?课文是教学文本,对它的学习是有规定性的,不可随意发挥。任何一篇课文,都承担着一定的语文功能,特别是在“类文本”中,它是一个例子。叶圣陶先生讲过,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。教师教好这个例子,学生才能用例子的功能去进行同类文本的阅读与写作。 



《统筹方法》是大数学家华罗庚写的数学论文,很专业的,但是我们能够读得懂,这是为什么?


与作者举的例子有关系。作者举了一个泡茶的例子,这是每一个人都很熟悉的。举例子的目的就是要把道理讲透彻。举什么例子才能把道理讲透彻呢?举很专业的例子,不行。作者举了一个人们都很熟悉的例子,这就叫会举例子。会举例子是一个语文的问题,这就叫慧眼。有的老师没有把握好,教学《统筹方法》,把重点放在“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”上,把语文课上成数学课了。


第三,学生对目标的达成是现场生成的


有了好的目标,如何实现目标呢?最简单的方法是教师讲、学生听,并记下来应对考试。但是讲的局限性很大,再说教学不仅仅为了考试。课堂是学生的课堂,学生必须亲身参与、体验。在参与、体验的过程中,学生会出错,出错后,会产生纠错的欲望,于是学习行为就真正发生了。学生亲身参与、体验、出错、纠错、内化、生成,从而形成学习的全过程,这才是好课。



《谁是最可爱的人》中有个片段:“有一次,我见到一个战士,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,就一口雪。我问他:‘你不觉得苦吗?’他把正送往嘴里的一勺雪收回来,笑了笑,说:‘怎么能不觉得!咱们革命军队又不是个怪物!不过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。’”


老师问:“战士为什么要‘笑了笑’呢?去掉这三个字行不行?换成‘想了一下’行不行?”


学生经过思考、讨论发现,“笑了笑”和“想了一下”,看似平淡,背后却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情感。“笑了笑”说明心中早有答案,而“想了一下”则说明还没来得及想,前者更能表现出战士的乐观与奉献精神。



第四,目标达成必须是大众的


在讲这节的时候,如果单靠教师讲“笑了笑”“想了一下”的含义,一两句话就结束了。没有经过学生的内化,效果会很有限。但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,学生经过思考,学习行为发生了,最后明白个中含义,这就是生成效果。


但是,如果只有一部分学生参与、体验、内化、生成,另一部分学生是局外的、旁观的、无关的,那也不能说是好课。所谓“大众的”,就是80%以上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,这才算是好课。只有50%是不合格的课,达到60%刚刚合格,达到70%是良好,达到80%是优秀,达到90%是优异,达到100%是奢望。如何避免上出不合格的课呢?我们不妨借助小组学习,让学生成为展示的主体,尽量实现小班化教学,并且做到因材施教。


所谓深度,就是能够实现举一反三、触类旁通的效果。因此,我们的课堂只要能够达到课堂既定目标,就已经很好了,如果还有超越课堂目标的情况出现,尽管是“小众”的,也足以说明课堂教学有突出的效果。


2019河南教师成长学院程翔班合影




教育是有灵魂的

每位老师都应成为一名有心人

让每一个孩子

都能够拥有这样的阳光吧!


根据《教育时报》内容综合整理


推荐阅读:


一聊“评职称”,这帮老师快把一年的话都说完了!

他们,真的是全村的希望!!!

干货丨教师有一件一辈子都不会变的事,你知道是什么吗?



版权声明:本公众号原创稿件欢迎大家转载,转载时请务必注明出处“河南教师”。本公众号转载的其他稿件,版权归作者所有,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,还望谅解。如原作者看到,欢迎联系我们,我们会在后续转载文章中声明。谢谢!



让学生走向前台↓↓↓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